以往的人血白蛋白生產方式是從人血液中提取,原料是健康人的血漿,由于受到原料血漿供應的制約,目前國內人血清白蛋白產量供應難以滿足臨床需求,市場交易價格持續上漲。2006年衛生部制定了《單采血漿站質量管理規范》,開始對全國范圍內的單采血漿站進行轉制改造,其中一些不符合規范的血站被關閉,全國采漿量直線下降。據分析,2006年以前,全國平均每年的采漿量在4500噸到5000噸之間,而2006年以后全國每年的采漿量只有近3000噸,近年來全國采血量也逐年萎縮,一些生產企業因血漿量供應不足而倒閉。
每100毫升的血液大約可以生產白蛋白2克左右,我國目前人血白蛋白的需求量在200噸每年左右,全部用血液生產的話約需要健康人血10000噸,而目前國內的采血量尚且不能夠滿足臨床需要,更無法為人血白蛋白的生產提供有力支撐。而基因重組技術不需要血源,每年可為國家節約大量的血液資源。
另一方面,在臨床上,運用白蛋白的鎖水功能,在部分情況下,1克白蛋白可以相當于50毫升血液,基因重組人血白蛋白也在臨床上直接節約了血源。